祝允明〔明代〕
花有仙灵笔有神,化权终不在阳春。一般秋色成千品,前度桃花却后尘。
谁信珠玑颜色好,独怜霜雪性情亲。菊诗万首从君选,未必微篇愧古人。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北人食菱
江盈科 〔明代〕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正宫】塞鸿秋_湖上即事断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殿前欢 钓台
徐再思 〔元代〕
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冯延巳 〔五代〕
莺啼序(吴江长桥)
黄公绍 〔宋代〕
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辛弃疾 〔宋代〕
浣溪沙·席上赠楚守田待制小鬟
苏轼 〔宋代〕
青门引(寻梅)
王质 〔唐代〕
鹧鸪天(在朝日寿母昌国叶夫人)
邹应龙 〔宋代〕
虞美人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