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丞相祠堂曲水涯,祠边仍是相公家。千秋若解收金镜,万里何缘枉翠华。
门外犦牲兼絮酒,岭头松树夹梅花。人间不乏牛仙客,长揽遗编费叹嗟。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中吕】朝天子_褪咱,赑咱
周文质 〔元代〕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元好问 〔金朝〕
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
张元干 〔宋代〕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宋代〕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赵令畤 〔宋代〕
花犯·小石梅花
周邦彦 〔宋代〕
卜算子·齿落
辛弃疾 〔宋代〕
天香(对梅花怀王侍御)
刘镇 〔宋代〕
水调歌头(和金焦)
李好古 〔宋代〕
摸鱼儿(寿周耐轩府尹,是岁起义仓)
邓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