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丞相祠堂曲水涯,祠边仍是相公家。千秋若解收金镜,万里何缘枉翠华。
门外犦牲兼絮酒,岭头松树夹梅花。人间不乏牛仙客,长揽遗编费叹嗟。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双调】拨不断_九重天,二
马致远 〔元代〕
生查子·烟雨晚晴天
魏承班 〔五代〕
菩萨蛮·月华如水笼香砌
孙光宪 〔五代〕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晏殊 〔宋代〕
女冠子·昨夜夜半
韦庄 〔唐代〕
忆秦娥·春感次素庵韵
徐灿 〔清代〕
摸鱼儿·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纳兰性德 〔清代〕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
温庭筠 〔唐代〕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宋代〕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