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渚萍漂泊合江蓠,并逐东流更不移。岂独松篁能晚节,共抛簪绂向明时。
烟霞草树春容与,霄汉星辰夜陆离。惭愧逢人说桑梓,只如黄卷对光仪。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双调】折桂令_钱塘即事倚
张可久 〔元代〕
柳含烟·章台柳
毛文锡 〔五代〕
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馀
薛昭蕴 〔唐代〕
点绛唇·高柳蝉嘶
汪藻 〔宋代〕
鹧鸪天·题破香笺小砑红
晏几道 〔宋代〕
上西平·送杜叔高
辛弃疾 〔宋代〕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宋代〕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疏影(笋薄之平江)
邓剡 〔宋代〕
望江南
廖刚 〔宋代〕
酹江月(贺杨诚斋)
罗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