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衣惠山泉,回舟访玉女。飘发东南来,翻然作霖雨。
山灵岂妒客,徉徜固相拒。谷口云空濛,玉潭杳何许。
青鸟衔书至,开缄诵细语。玉女不出山,云震重夙侣。
懒散云鬟装,采药时倾筥。闻君突然至,走讶仍却沮。
落莫洗头盘,莓苔半沮洳。谁为膏沐资,九天借兰湑。
栉罢时褰帷,出门重延伫。君行五月蒸,得无惮轩举。
再叱呵云师,为君涤烦暑。侧径尘不扬,短葛生凉踽。
君莫畏沾濡,重湿裳与黼。我有鹤氅衣,雰雰振零羽。
君莫畏泥滑,长桥架河浒。我有九节杖,步步君堪拄。
客子划然笑,长追入云里。玉女明且都,凝然快双睹。
莫是登天庭,尘寰隔下土。洗心向澄潭,授我素问谱。
揽衣不可留,长揖归仙府。玉女不可见,再拜玉阳主。
洞天何时开,玉虚敞堂宇。周罗布羲画,群阳互三五。
蹑足澄观楼,八窗玲珑俯。远山失前峰,近山觉环屿。
地底殷鸣雷,奔湍击石鼓。晶光泽琪树,黛色隐灵榉。
花重枝稀垂,竹低笋芽竖。滴滴松虬香,黯黯栗蜂午。
稚儿竞奔跣,戴笠向庄妪。摘茶且抱瓮,旋汲新泉煮。
山翁献猴果,野虞贡獐脯。畦蔬入蔟肥,石窍分香乳。
且倒莲花樽,共究玄黄理。剪烛话未央,庭树鸡声曙。
庞嵩,字振卿,学者称弼唐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张槎弼唐村人(今属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后任应天府通判,代理府尹八年。后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升郎中。调任云南曲靖知府,晚年受聘至西宁县(今郁南)讲学,培养生员不少。著有《太极解图书解》、《弼唐遗言》和《弼唐存稿》。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窥;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周王璧台之上,汉帝金屋之中,玉树以珊瑚为枝,珠帘以玳瑁为匣。其中有丽人焉。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选掖庭;四姓良家,驰名永巷。亦有颖川新市、河间观津,本号娇娥,曾名巧笑。楚王宫里,无不推其细腰;卫国佳人,俱言讶其纤手。阅诗敦礼,岂东邻之自媒;婉约风流,异西施之被教。弟兄协律,生小学歌;少长河阳,由来能舞。琵琶新曲,无待石崇;箜篌杂引,非关曹植。传鼓瑟于杨家,得吹箫于秦女。
至若宠闻长乐,陈后知而不平;画出天仙,阏氏览而遥妒。至若东邻巧笑,来侍寝于更衣;西子微颦,得横陈于甲帐。陪游馺娑,骋纤腰于结风;长乐鸳鸯,奏新声于度曲。妆鸣蝉之薄鬓,照堕马之垂鬟。反插金钿,横抽宝树。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脂,偏开两靥。亦有岭上仙童,分丸魏帝;腰中宝风,授历轩辕。金星将婺女争华,麝月与嫦娥竞爽。惊鸾冶袖,时飘韩掾之香;飞燕长裾,宜结陈王之佩。虽非图画,入甘泉而不分;言异神仙,戏阳台而无别。真可谓倾国倾城,无对无双者也。加以天时开朗,逸思雕华,妙解文章,尤工诗赋。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清文满箧,非惟芍药之花;新制连篇,宁止蒲萄之树。九日登高,时有缘情之作;万年公主,非无累德之辞。其佳丽也如彼,其才情也如此。
既而椒宫宛转,柘馆阴岑,绛鹤晨严,铜蠡昼静。三星未夕,不事怀衾;五日尤赊,谁能理曲。优游少托,寂寞多闲。厌长乐之疏钟,劳中宫之缓箭。纤腰无力,怯南阳之捣衣;生长深宫,笑扶风之织锦。虽复投壶玉女,为观尽于百骁;争博齐姬,心赏穷于六箸。无怡神于暇景,惟属意于新诗。庶得代彼皋苏,微蠲愁疾。但往世名篇,当今巧制,分诸麟阁,散在鸿都。不藉篇章,无由披览。
于是燃指瞑写,弄笔晨书,撰录艳歌,凡为十卷。曾无忝于雅颂,亦靡滥于风人,泾渭之间,如斯而已。
于是丽以金箱,装之宝轴。三台妙迹,龙伸蠼屈之书;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高楼红粉,仍定鱼鲁之文;辟恶生香,聊防羽陵之蠹。灵飞太甲,高擅玉函;鸿烈仙方,长推丹枕。至如青牛帐里,馀曲既终;朱鸟窗前,新妆已竟。放当开兹缥帙,散此绦绳,永对玩于书帷,长循环于纤手。岂如邓学春秋,儒者之功难习;窦专黄老,金丹之术不成。因胜西蜀豪家,托情穷于鲁殿;东储甲观,流咏止于洞箫。娈彼诸嫉,聊同弃日,猗欤彤管,无或讥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