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龏〔金朝〕
蕙死兰枯菊亦摧,与春先作断肠媒。骚经失我无惭色,时节来时毕竟开。
李龏
宋平江府吴江人,字和父,一字仲甫,号雪林。不乐仕进,居于吴兴三汇之交,年登耄期。效元白歌诗,有《剪绡集》等。
楚天遥过清江引·屈指数春来
薛昂夫 〔元代〕
贺新郎·往事何堪说
刘学箕 〔宋代〕
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欧阳炯 〔五代〕
如梦令·一抹斜阳沙觜
刘基 〔明代〕
南歌子·岸柳拖烟绿
张泌 〔唐代〕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卜算子·感旧
贺新郎(僧如梵摘阮)
李好古 〔宋代〕
伤情怨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