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頔〔元代〕
壮年登览醉歌日,况是太平全盛时。燕子衔将春色去,画阑宽处树旌旗。
舒頔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红毛毡
蒲松龄 〔清代〕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登百人矣。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南吕】金字经_絮飞飘白雪
马致远 〔元代〕
【双调】夜行船_酒病花愁何
塞鸿秋·代人作
贯云石 〔元代〕
浣溪沙·花榭香红烟景迷
毛熙震 〔五代〕
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顾敻 〔五代〕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纳兰性德 〔清代〕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宋代〕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李白 〔唐代〕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