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弟子录 孟子弟子录〔先秦〕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注释
1. 梁惠王: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2.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 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4.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
5.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6.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7. 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8. 亦然:也是这样。
9. 无如:没有像……。
10. 加少:更少。下文“加多”,更多。加,副词,更、再。
11. 好战:喜欢打仗。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热衷于互相攻打和兼并。
12. 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
13. 填:拟声词,模拟鼓声。
14. 鼓之:敲起鼓来,发动进攻。古人击鼓进攻,鸣锣退兵。鼓,动词。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15. 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战斗已开始。兵,兵器、武器。既,已经。接,接触,交锋。
16. 弃甲曳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曳,yè,拖着。
17. 走:跑,这里指逃跑。
18. 或:有的人。
19. 以:凭着,借口。
20. 笑:耻笑,讥笑。
21. 直:只是、不过。
22. 是:代词,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后止”。
23. 无:通“毋”,不要。
24. 不违农时:指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
25. 谷:粮食的统称。
26. 不可胜食:吃不完。胜,尽。
27. 数罟不入洿池:这是为了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数,cù,密。罟,gǔ,网。洿池:池塘。
28. 鳖:biē,甲鱼或团鱼。
29. 斤:与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横。
30. 时:时令季节。砍伐树木宜于在草木凋落,生长季节过后的秋冬时节进行。
31.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32.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33. 憾:遗憾。
34.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与当时诸侯奉行的以武力统一天下的“霸道”相对。
35. 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21世纪一亩二分多。
36. 树:种植。
37. 衣帛:穿上丝织品的衣服。衣,用作动词,穿。
38. 豚:tún,小猪。
39. 彘:zhì,猪。
40. 畜:xù,畜养,饲养。
41. 无:通“毋”,不要。
42. 百亩之田:古代实行井田制,一个男劳动力可分得耕田一百亩。
43. 夺:失,违背。
44.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45. 庠序:古代的乡学。《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塾,闾中的学校。党,五百户为党。庠,设在党中的学校。术,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国,京城。学,大学。庠,xiánɡ。
46. 教:教化。
47. 申:反复陈述。
48. 孝悌:敬爱父母和兄长。悌,tì。
49. 义:道理。
50. 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
51. 负戴:负,背负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
52. 黎民:百姓。
53. 王:这里用作动词,为王,称王,也就是使天下百姓归顺。
54. 未之有:未有之。之,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55. 食人食:前一个“食”,动词,吃;后一个“食”,名词,指食物。
56. 检:检点,制止、约束。
57. 涂:通“途”,道路。
58. 饿莩:饿死的人。莩,piǎo,同“殍”,饿死的人。
59. 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60. 岁:年岁、年成。
61. 罪:归咎,归罪。
62. 斯:则、那么。

参考资料:

1、《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5-31]
2、寡人之于国也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5-31]

文言现象

通假字词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鸡豚狗彘(zhì)之畜 【无】失其时 【无】通“勿”或“毋” 不要。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一说通“敛” 收敛 积蓄(一些学者提出:“检”字本应为“敛”后经讹传为“检”,若为“敛”字,与下句的“发”字对仗更为工整。)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 道路 【莩】通“殍” 饿死的人
5:【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
6: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无】通“毋” 不要

一词多义
·1.数
①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cù 密、细密
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
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命运
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shuò 屡次
⑤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
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shǔ计算
·2.直
①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仅、只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价值
④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
⑤理直气壮 成语正确
·3.发
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指打开粮仓 救济百姓
②百发百中 成语发射
③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征发、派遣
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开放
⑤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出发
⑥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发出
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
⑧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卖油翁》发射
9白发三千丈《秋浦歌》头发
·4.兵
①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②穷兵黩武 成语战争
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④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士兵
·5.胜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尽
②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承受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超过
⑤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宏伟的
·6.时
①不违农时 《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季节
②无失其时 《寡人之于国也》名词,时机,机会
·7.王
①王无罪岁 《寡人之于国也》大王,名词,读wáng
②然而不王者 《寡人之于国也》称王,统一天下,读wàng
·8.食
①谷不可胜食 《寡人之于国也》动词,吃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寡人之于国也》动词,吃;名词,食物
·9.于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比
②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在
④则移其民于河东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到
·10.之
①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音节助词,无意义
③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的
④五亩之宅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的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代词,代百姓;助词,的
⑥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隆中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1.以
①请以战喻 《寡人之于国也》用
②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按照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把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 《寡人之于国也》凭借
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因
·12.凶
①河内凶《寡人之于国也》饥荒
②汉初匈奴凶黠 《》凶恶
③甫闻凶讯 《》不幸
④缉拿元凶《》杀人的人
⑤凶多吉少 成语不吉利的事
·13.加
①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于国也》更
②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增加
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施加
④樊哙负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鸿门宴》放
⑤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夸大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
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击鼓进军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以仁德使天下百姓归顺
【树之以桑】
一般“树”是名词,在此活用做动词:种植
【王无罪岁】:“罪”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
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
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 :
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
动词的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
一般“移”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使……迁移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亦走也(句式:是……也)
2、非我也,岁也(句式:……也)
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3、非我也,兵也(句式:……也)
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同上)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句式:是……也)
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句式:……也)
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
【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1)申之以孝悌之义
反复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着或背负重物行走在路上
2、宾语前置句:
(1)未之有也(标志:之)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未之有也。
(2)鸡豚狗彘之畜。
畜鸡豚狗彘
(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
(4)树之以桑
以桑树之
(1)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 、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直……耳”相当于“只是……罢了”)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相当于“有的人……有的人……”)
(3)是亦走也("是......也"相当于“这也是......啊”)
【省略句】
1、何也
省略主语“此”。
2、弃甲曳兵而走
省略主语“将士”。
3、可以无饥矣
省略主语“黎民”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介宾结构省略主语,“以”后面省略了“之”)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鉴赏

  这篇文章写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当时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都苦于劳动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7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主题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一 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二 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用心”于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其他国家不知满足的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

  三 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地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不仅如此,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四 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创作背景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参考资料:

1、王笑琴.《寡人之于国也》赏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4年第11期

赏析

文章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是“尽心焉耳”,尽心的论据是自己赈灾救民,且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因此提出疑问。先试从梁惠王自己标榜的尽心于国的表现赈灾救民人手分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赈灾救民是它最基本的任务,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自然等灾害面前赈灾救民的实际上光赈灾救民不行,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杜绝或减少自然等灾害的发生,从根本解决问题。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足最大限度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使其乐其所为,这当然是仁政的具体表现。梁惠王自己也许确实是尽心于赈灾救民,但这实际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而已。而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也许邻国之政真的没有梁惠王用心,也许是邻国采取了更好的措施或是运气的作用没有发生太多的自然灾害,因而也就没有太多的赈灾救民的举动,不管如何,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通过分析,在梁惠王提出疑问的过程中已将自己“民不加多”的原因揭示出来了,因此孟子小试牛刀就解决了问题。

  第二部分:孟子采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瓮”的论辩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所谓“引君入瓮”,就是论辩中常用比喻说理,且比喻之后连带反诘句而向对方发难,逼其回答,对方不回答则已,答则中其圈套,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的一种论辩方法。孟子面对第一部分梁惠王的提问,不直接回答原因,却又设个圈套。总体上用刚打仗来比喻治理国家,用战败一方弃甲曳兵而逃来比喻没有治理好的国家,用逃跑了一百步比喻邻国,用逃跑了五十步比喻梁惠王。然后提出问题;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怎么样?逼使梁惠王回答,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这也是逃跑。这样,梁惠王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跳进了孟子设的圈套,承认了自己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没能实行仁政。因此,不能希望民之加多。

  第三部分;论述了使民加多的途径——实行仁政。这部分分三个层次论述了推行王道实行仁政而使民加多的基本途径、根本途径及应持的正确态度。基本途径: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吃穿问题。在这个层次里,孟子运用了“连锁推理”形式。就是用前边推出来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又用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如是往复。孟子首先从“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推出“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结沦。又用“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这个结论作前提,推出“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个新的结论。又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王道之始”。这种“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王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人手。论述时,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增强说服力量,显示了孟子雄辩的艺术。这也许就是孟子的文章为后世称道效仿的原因之一吧。根本途径: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解决精神文明问题。在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发展丝织业,让五十岁的人就穿上丝绸衣服;发展畜牧业,让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展教育事业,让孝悌之理深入民心,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从而推而广之。这样一个老有所养、民风淳朴、其乐融融的社会不就是一方净土、一方乐土吗?势必会“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而何愁民不加多!应持的正确态度:梁惠王的愿望是“使民加多”,而国家的情况究竟如何呢?下面孟子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人的饭食,路上饿殍遍地,真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呀!出现这种情况,可梁惠王也不打开粮仓赈民,人饿死了,却说“非我也,岁也”,这和拿着武器杀死人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自己是而兵器有什么区别!在这里,孟子又是运用比喻批评了梁惠王推卸责任。最后,语重心长地指出“使民加多”的正确态度:不要归罪年成,要有具体的措施实行仁政。这样,天下的百姓就到你这里来了。

  文章运用“引君入彀”的论辩方式。迫使梁惠王承队自己“尽心于国”之举,只是临时应付,不是真正爱民,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还运用“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入手;还指出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接受教化,懂得“孝悌之义”,以解决精神文明问题,才能使民心归附,国家兴盛。

  文章在写作上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文又运用排比和对偶,来加强文章的气势,加强文章的节奏感,如“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一连三个“……不可……也”。“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一连二个“……者……矣”。这种排比的写法,迭用相同的句式,把文章的气势积蓄起来,加强了论辩的力量。

参考资料:

1、王笑琴.《寡人之于国也》赏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4年第11期
2、陈建国,梁兆民.《大学语文》: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68~70

写作特点

  本文写作上体现出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 逻辑严谨,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 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传是楼记

汪琬汪琬 〔清代〕

  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灿然。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

  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

  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今健菴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宦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

  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不得已勉承先生之命,姑为一言复之,先生亦恕其老誖否耶?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中石兽

纪昀纪昀 〔清代〕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转转 一作:再转)

赏析 注释 译文

孟母三迁

刘向刘向 〔两汉〕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赏析

【双调】行香子_叹世名利相

曾瑞曾瑞 〔元代〕

叹世

名利相签,祸福相兼,使得人白发苍髯。残花雨过,落絮泥沾,似梦中身、石中火、水中盐。

【幺】跳下竿尖,摆脱钩钳,乐天真休问人嫌。顾前盼后,识耻知廉。是汉张良,越范蠡,晋陶潜。

【乔木查】尽秋霜鬓染,老去红尘厌。名利为心无半点,庄周蝶梦甜,疏散威严。

【搅筝琶】君休欠,何故苦厌厌。月满还亏,杯盈自滟,荣贵路景稠粘。沾惹情忺,把穿。绝业贯休再添,徒尔趋炎。

【拨不断】弃雕檐,隐闾阎。灰心打灭烧身焰,袖手擘开锁顶钳,柔舌砍钝吹毛剑。旧由绝念。

【离亭宴带歇指煞】无钱妆富刚为僭,有财合散休从俭。狂夫不厌,为口腹遥天外置网罗,贪贿赂满肚里生荆棘,争人我平地上撅坑堑。六印多你尚贪,一瓢足咱无欠。君子退谦,把两字利名勾,向百岁光阴里,将一味清闲占。供庖厨野齑香,忘宠辱村醪酽。无客至柴荆昼掩,卧松菊北窗凉,躲风波世途险。

赏析

【中吕】普天乐 别情

查德卿查德卿 〔元代〕

玉华骢,青丝。江山断送,萍梗无踪。阳台云雨空,青草池塘梦。好梦惊
回相思重,翠烟晴啼鸟山中。梨花坠雪,海棠散锦,满院东风。
  鹧鸪词,鸳鸯帕。青楼梦断,锦字书乏。后会绝,前盟罢。淡月香风秋千下,
倚阑干人比梨花。如今那里?依栖何处?流落谁家?
赏析

【中吕】十二月兼尧民歌

张养浩张养浩 〔元代〕

从跳出功名火坑,来到这花月蓬瀛。守着这良田数顷,看一会雨种烟耕。倒大来心头不惊,每日家直睡到天明。

见斜川鸡犬乐升平,绕屋桑麻翠烟生。杖藜无处不堪行,满目云山画难成。泉声,响时仔细听,转觉柴门静。

寒食道中

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三四株溪边杏桃,一两处墙里秋千。隐隐的如闻管弦,却原来是流水溅溅。人家浑似武陵源,烟霭蒙蒙淡春天。游人马上袅金鞭,野老田间话丰年。山川,都来杖屦边,早子称了闲居愿。

遂闲堂即事

堂名遂闲,偃息其间。对着这青编四围、翠玉千竿。壁上关仝范宽,枕上陈抟。

古铜围座锦斓斑,玛瑙杯斟水晶寒。灵石相间玉潺湲,笔砚窗前雨声干。倒大来清安,柴门势不关,一任云飞散。

秋池散虑

池亭草苫,书架牙签。对着这烟波绿惨,霜叶红酣。太湖石神剜鬼劚,掩映着这松杉。恰便似蛟龙飞绕玉巉岩,忄害的些野鹿山猿半痴憨。呼童忙为卷疏帘,老子无语但掀髯。遥瞻,云山露半尖,越显的秋光淡。

赏析

杂剧·西华山陈抟高卧

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

第一折

(冲末扮赵大舍引净扮郑恩上,诗云)志量恢弘纳百川,邀游四海结英贤。夜来剑气冲牛斗,犹是男儿未遇年。自家赵玄郎是也。祖居洛阳夹马营人氏。父乃洪殷,为殿前点检指挥使。某生时异香三月不绝,人皆呼为香孩儿。某生来颇有奇志,幼年间略读诗书,兼持枪棒,逢场作戏,遇博争雄。每纵酒,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颇生事端。因避难远游关之东西、河之南北,也结识了许多未遇的英雄。这个汉子乃是我义弟郑恩,表字子明。此人虽是性子恶劣,倒也有些慷慨粗直。某与他患难相同,功名共保。不知这运几时来到,我不免和兄弟向竹桥边寻一个卖卦先生买一卦,可不是好也!(问郑恩科,云)兄弟,我与你到竹桥边走一会何如?(郑恩云)哥哥待要上天,我就随着上天;哥哥待要探海,我就随着探海。任哥哥那里去,兄弟愿随鞭镫。(赵云)既然如此,我和你竹桥边去来。(下)(正末道扮陈抟上,诗云)术有神功道已仙,闲来卖卦竹桥边。吾徒不是贪财客,欲与人间结福缘。贫道姓陈名抟字图南的便是,能识阴阳妙理,兼通遁甲神书。因见五代间世路干戈,生民涂炭,朝梁暮晋,天下纷纷,隐居太华山中,以观时变。这几日于山顶上观见中原地分旺气非常,当有真命治世。贫道因下山到这汴梁竹桥边,开个卦肆指迷,看有甚人到来。(唱)

【仙吕】【点绛唇】定知死生,指迷归正,皆神应。蓍插方瓶,香繻雷文鼎。

【混江龙】开坛讲命,六爻搜尽鬼神惊。传圣人清高道业,指君子暗昧前程。袍袖拂开八卦图,掌中躔度一天星。也不论冠婚宅葬,也不论出入经营,但有那辨荣枯问吉凶,买卦的心尊敬,我也则全凭圣典,不顺人情。

(赵同郑上,云)兀的那壁有个卖卦先生,咱且听他说些甚的。(正末唱)

【油葫芦】古圣传留周易经,有几人能穷究的精?诵读如坐井,不能明。(带云)这易呵,(唱)伏羲以上无人定,仲尼之下无人省。俺下的数又真,传的课又灵。待要避凶趋吉知天命,试来帘下问君平。(赵云)兄弟,好个先生也!(郑恩云)哥哥怎见的?(赵云)中消数言之间,包罗古今上下,参透阴阳表里。(郑恩云)是好先生也!咱再听他说一会者。(正末唱)

【天下乐】凭着八字从头断一生,叮咛、不教差半星。论旺气,相死囚,凭五行。似这般暗夺鬼神机,豫知天地情,堪教高士听。

(赵云)这么一个先生,无有人识他。咱过去买卦去来。(与末相见科)(赵云)有劳先生,将我两人贱造看一看(正末作失惊科)(唱)

【醉中天】我等你呵,似投吴文整;你寻我呵,似觅吕先生。教我空踏断草鞋双带鞓,你君臣每原来在这搭儿相随定。这五代史里胡厮杀,不曾住程,休则管埋名隐姓,却教谁救那苦恹恹天下生灵?(赵云)这是区区的八字,先生仔细看一看,莫要容情。(正末算科)(唱)

【后庭花】这命干是丙丁戊己庚,乾元亨利贞。正是一字连珠格,三重坐禄星。你休道俺不着情,不应后我敢罚银十锭,未酬劳先早陪了几瓶。(赵云)先生向后推一推,看我流年大运如何?(正末唱)

【金盏儿】到这戌字上呵,水形成火长生,避垂龙大小运今年并:后交的丙辰一运大峥嵘。日犯空亡为将相,时逢禄马作公卿。你是南方赤帝子,上应北极紫微星。

(公)请二公到僻静酒肆中闲叙数句。(赵云)先生有请。(正末云)二公先行。(入肆作接驾科,云)早知陛下到来,只合远接;接待不着,勿令见罪。(赵扯末云)先生,休的呼皇道寡,倘有人知,反速罪戾。(正末云)贫道阅人多矣,平生未见此命,他日必为太平天子也。(唱)

【后庭花】黄河一旦清,东方日已明。有兴处饮醁醑千钟醉,没人处倒山呼万岁声。贫道呵,索是失逢迎。遇着这开基真命,拚今朝醉不醒。(赵云)先生,实不相瞒,区区见五代之乱,天下涂炭极矣。常有拨乱反治之志,奈无寸土为阶。倘皇天不没此心,成的些小基业,不知天下形势何处为可守,何处为不可守?(正末云)陛下欲知兴龙之地,莫如汴梁。听贫道说来便见。(唱)

【金盏儿】左关陕,右徐青,背怀孟,附襄荆;用兵的形势连着唐、邓,太行天险壮神京。江山埋旺气,草木助威灵。欲寻那四百年兴龙地,除是这八十里卧牛城。

(郑恩云)兀那先生,你也与我算上一算。(正末唱)

【醉中天】你是五霸诸侯命,一品大臣名,干打哄胡厮哝过了半生。(郑恩云)你说我是个五霸诸侯,我如何瞎了一目?(正末唱)注定你不带破多残病,命中有、愁甚眼睛?兀那明郎群星虽盛,怎如的孤月偏明!

(赵云)请问先生高名大姓,何处仙居?今日之言,他年倘或应口,必须物色,以共富贵,不敢忘也。(正末云)贫道陈抟,隐居西华山中。不求人间富贵,无烦酬谢,但愿二公保重者。(唱)

【金盏儿】投至我石枕上梦魂清,布袍底白云生。但睡呵,一年半载没干净,则看您朝台暮省干功名。我睡呵,黑甜甜倒身如酒醉,忽喽喽酣睡似雷鸣;谁理会的五更朝马动,三唱晓鸡声。

【赚煞】治世圣人生,指日乾坤定。(赵云)天下果有平定之时,那时节拜请先生下山,共享太平之福。(正末唱)何须把山野陈抟拜请。(指郑科,唱)若久后休忘了这青眼相看旧弟兄,不索重酬劳卖卦先生。从今后罢刀兵,四海澄清,且放闲人看太平。我又不似出师的孔明、休官的陶令,则待学那钓鱼台下老严陵。(并下)


第二折

(外扮使臣引卒子捧砌末上,云)小官党继恩是也,乃太慰党进之子。今奉官里诏书,将着安车蒲轮、币帛玄纁,向西华山请那陈抟先生。此系王命,不可怠慢,须索走一遭去者。(下)(正末上,云)贫道自从汴梁竹桥边算了那两个君臣之命,归到山中,醒时炼药,醉时高眠,倒大快活清闲也呵。(唱)

【南吕】【一枝花】我往常读书求进身,学剑随时混;文能匡社稷,武可定乾坤。豪气凌云,似莘野商伊尹,佐成汤救万民;扫荡了海内烽尘,早扶策沟中愁困。

【梁州第七】从逢着那买卦的潜龙帝王,饶了个算命的开国功臣,便即时拂袖归山隐。全不管人间甲子,单则守洞里庚申。降伏尽婴儿姹女,将炼成丹汞黄银。思飘飘出世离群,乐陶陶礼圣参真。想他那乱扰扰红尘内争利的愚人,更和那闹攘攘黄阁上为官的贵人,争如这闲摇摇华山中得道的仙人。一身驾云,九垓八表神游尽,觑浮世暗中哂。坐看蟠桃几度春,岁月常新。

【隔尾】则与这高山流水同风韵,抵多少野草闲花作近邻,满地白云扫不尽。你与我紧关上洞门,休放个客人,我待静倚蒲团自在盹。

(末盹睡科,使臣上,云)这些时不觉来到华山,端的是好山也!则见云台观中一缕白云,上接丹霄,想必是那先生隐居的去处。我不免将金钟撞动,使那先生知道。(撞钟,末醒,接使臣科)(唱)

【牧羊关】我恰才游仙阙,谒帝阍,惊的我跨黄鹤飞下天门。为甚的玉节忙持,金钟煞紧?又不是红窗明觉晓,布被暖和春。惊的那梦庄周蝶飞去,尚古自炊黄粱锅未滚。

(相见科,使臣云)下官党继恩,奉官里敕旨,领着安车蒲轮、币帛玄纁,敬到仙山来请先下下山。圣人甚是怀念,望先生早些收拾行者。(正末云)贫道物外之人,无心名利,望天使回朝方便奏咱。(唱)

【红芍药】开基创业圣明君,舜德尧仁;玉帛万国尽来尊,一统乾坤。眼见得灭狼烟、息战氛,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菩萨梁州】特遣天臣,把贤良访问;当今至尊,重酬劳卖卦山人。虽然是前言不忘是君恩,争奈我烟霞不忆风雷信,琴鹤自有林泉分。想名利有时尽,乞的田园自在身,我怎肯再入红尘。

【隔尾】俺只待下棋白日闲消困,高枕清风睡杀人。世事无由恼方寸,则除你个继恩使臣,方便向君王行奏得准。

(使臣云)方今圣人在上,乾坤一统,万国来宾;山间林下,并无遗贤。况先生乃天子之故人,天下高士,自当归朝,以慰圣人之意。(正末唱)

【牧羊关】既然海岳归明主,敢放巢由作外臣,怎望您吊千年高冢麒麟。谁待要老去攀龙,则不如闲来卧云。试看蓬莱寻药客,商岭采芝人;天下已归汉,山中犹避秦。

【贺新郎】我往常鸡鸣舞剑学刘琨,看三卷天书,演八门五遁。我也曾遍游诸国占时运,则为卖卦处逢着圣君,以此的入山来专意修真。看猿鹤知导引,观山水爽精神,大都来性于远、习于近。则这黄冠野服一道士,伴着清风明月两闲人。

(使臣云)久闻先生有黄白住世之术,不知仙教可使凡夫亦得闻乎?(正末云)神仙荒唐之事,此非将军所宜问也。(唱)

【牧羊关】则你这一身拜将悬金印,万里封侯守玉门;现如今际明良千载风云,怎学的河上仙翁、关门令尹?可不道朝中随圣主,却甚的林下访闲人。既受了雨露九天恩,怎还想云霞三市隐?

(使臣云)先生既如此说,何不仕于朝廷,为生民造福者?(正末唱)

【哭皇天】酒醉汉难朝觐,睡魔王怎做的宰臣?穿着这紫罗袍似酒布袋,执着这白象笏似睡馄饨。若做官后每日价行眠立盹,休休休枉笑杀凌烟阁上人。有这般疏庸愚钝,孤陋寡闻?

【乌夜啼】幸然法正天心顺,索甚我横枝儿治国安民?我则有住山缘,那里有为官分。乐道安贫,谁羡画戟朱门?丹砂好炼养闲身,黄金不铸封侯印。我其实戴不的幞头紧,穿不的朝衣坌。倒不如我这拂黄尘的布袍,洒浑酒的纶巾。

(使臣云)天恩不可辜负,请先生就车即便行者。(正末云)既蒙天使到来,圣恩不敢违背,必须下山走一遭去也。(唱)

【黄钟煞】也不索雕轮冉冉登程进,也不索骏马骎骎践路尘。既然是圣旨紧,请将军勿心困。尽教山列着屏,草展着茵,鹤看着家,云锁着门。只消的顺天风驾一片白云,煞强似你那宣使乘的紫藤兜轿稳。(同下)


第三折

(赵改扮驾引侍臣上,诗云)两手指摩新日月,一番整理旧乾坤。殿廷聚会风云气,华夏沾濡雨露恩。寡人宋太祖是也。数年之前,曾与汝南王兄弟在竹桥边买卦,遇见陈抟先生,被他拨开混沌乾坤,指出太平天子。寡人临御以来,好生想他。昨差使臣物色访问,喜的他不弃寡人而来,今在寅馆中,尚未朝见。寡人欲拟其官爵,然后召他入朝,他又百般不受。且先加他道号希夷先生,赐鹤氅金冠玉圭,待朝会间,那时再作计较。黄门官领旨,去寅宾馆请那先生来。(侍臣领旨科,下)(正末上,诗云)家舍久从方外地,布袍重惹陌头尘。道人原不求名利,名利何曾系道人?贫道陈抟,下的西岳华山,来到东京梁,见了尘世纷纷,浮生攘攘。想我此行实非本意也呵。(唱)

【正宫】【端正好】下云台,来朝会,不听的华山里鹤唳猿啼。道人非为苍生起,只是报圣主招贤意。

【滚绣球】俺便是那闲云自在飞,心情与世违。可又不贪名利,怎生来教天子闻知?是未发迹,卦铺里,那时节相识,曾算是他南面登基。(使臣上,云)陈先生恭喜,官里赐来衣冠道号,望阙谢恩。(正末拜谢科,唱)因此上将龙庭御宝皇宣诏,赐与我鹤氅金冠碧玉圭,道号希夷。

(使臣云)先生在那隐居处,山野荒凉,得如俺这朝署中这般富贵吗?(正末唱)

【倘秀才】俺那里草舍花栏药畦,石洞松窗竹几;您这里玉殿朱楼未为贵。您那人间千古事,俺只松下一盘棋,把富贵做浮云可比。

(使臣云)官里一心等着先生,请先生早些入朝去者。兀的又有使命到也!(驾上,立住科)(正末唱)

【滚绣球】不住的使命催,奉御逼;便教咱早趋朝内,只是野人般不知这远近高低。至禁帏,上凤池;近临宝砌,列鹓鸾帘卷班齐。玉阶前风摆龙影,金殿上风吹日月旗,天仗朝衣。

(见驾打稽首科,唱)

【倘秀才】无那舞蹈扬尘体例,只打个稽首权充拜礼。(驾云)故人别来无恙?今蒙不弃,喜慰平生,就在殿廷赐坐,好叙闲阔。(正末唱)愿陛下圣寿齐天万万岁。如今黄阁功臣少,白发故人稀,见贫道且自喜。

(驾云)希夷先生,今日得见仙颜,寡人喜不自胜。愿侍同朝,以为臣民之望,不知先生意下如何?(正末云)贫道山野懒人,不愿为官。(唱)

【叨叨令】向那华山中已觅终焉计,怎生都堂内才看旁州例。议公事枉损了元阳气,理朝纲怕搅了安眠睡。贫道做不的官也么哥,做不的官也么哥!不要紫罗袍,只乞黄绸被。

(驾云)先生如何做不的官?(正末云)听贫道说来便见。(唱)

【倘秀才】我但睡呵,十万根更筹转刻,七八瓮铜壶漏水,恨不的生扭死窗前报晓鸡。休想我惜花春早起,爱月夜眠迟,这般的道理。

(驾云)先生若肯做官,寡人与先生选一个闲散衙门,除一个清要的官职。无案牍劳形,必不妨于政事。(正末云)贫道怎做得官也呵。(唱)

【滚绣球】贫道呵,爱穿的蔀落衣,爱吃的藜藿食;睡时节幕天席地,黑喽喽鼻息如雷,二三年唤不起。若在那省部里,敢每日画不着卯历。有句话对圣主先提,贫道呵贪闲身外全无事,除睡人间总不知,空教人目占眼舒眉。

(驾云)先生为己则是矣,但未知大人之道。大人以四海为家,万物一体,无我无人,勿固勿必,所谓君子周而不比。先生当扩其独乐之怀,普其兼善之量也,替寡人整理些朝纲,可不是好。(正末唱)

【倘秀才】陛下道君子周而不比,贫道呵小人穷斯滥矣。俺须索志于道、依于仁、据于德,本待用贤退不肖,怎倒做举枉错诸直,更是不宜。(驾云)先生休要推辞。似这朝中为官,却不强如山中学道也?(正末云)这为官的好处,贫道也尽知了。(唱)

【滚绣球】三千贯两千石,一品官二品职,只落的故纸上两行史记,无过是重茵卧列鼎而食。虽然道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哎,这便是死无葬身之地,敢向那云阳市血染朝衣。(带云)贫道呵,(唱)本居林下绝名利,自不合刬下山来惹是非,不如归去来兮。

(驾云)你说为官不好,可说那学仙的好处与朕听者。(正末唱)

【倘秀才】道有个治家治国,索分个为人为己,不患人之不己知。石床绵被暖,瓦钵菜羹肥,是山人乐矣。

【三煞】身安静宇蝉初蜕,梦绕南华蝶正飞。卧一榻清风,看一轮明月,盖一片白云,枕一块顽石。直睡的陵迁谷变,石烂松枯,斗转星移。长则是抱元守一,穷妙理造玄机。

【二煞】鸡虫得失何须计,鹏鷃逍遥各自知。看蚁阵蜂衙,龙争虎斗,燕去鸿来,兔走乌飞。浮生似争穴聚蚁,光阴似过隙白驹,世人似舞瓮醯鸡。便搏得一阶半职,何足算,不堪提。

(驾云)先生,你有甚么便宜处,也说来者。(正末唱)

【煞尾】俺那里云间太华烟霞细,鼎内还丹日月迟;山上高眠梦寐稀,殿下朝元剑佩齐;玉阙仙阶我曾履,王母蟠桃我曾吃,欲醉不醉酒数杯,上天下天鹤一只;有客相逢问浮世,无事登临叹落辉;危坐谈玄讲《道德》,静室焚香诵《秋水》;滴露研朱点《周易》,散诞逍遥不拘系。赴召离山到朝里,央及陈抟受宣敕。送上都堂入八位,掌管台衡总百揆。御史台纲索省会,六部当该各详细;攘攘垓垓不伶俐,是是非非无尽期。好教我战战兢兢睡不美。(下)


第四折

(郑恩扮汝南王引色旦上,诗云)平生泼赖曾为盗,一运峥嵘却做官。使尽机谋常是饱,锦衣纨袴不知寒。自家郑恩,官封汝南王之职,便是某幼年间与今上圣人为八拜之交,患难相同,枪刀不避,不想今日也同享富贵。今奉官里之命,领着御酒十瓶,御膳一席,宫中美女十人,去寅宾馆待希夷先生。他如今尚未出朝,不免打发美女进去,安排供具。我且躲在一壁,待那先生来时,再作计较。您每好生在意者。(色旦云)理会的。(同下)(正末上,诗云)上林无兴看花开,春色何人送的来?处士不生巫峡梦,空烦云雨下阳台。贫道陈抟,早朝见上,蒙圣人念旧,待我甚是欢喜。但是我云水之身,山林之鸟,难在这尘凡之中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半生不识晓来霜,把五更寒打在老夫头上。笑他满朝朱紫贵,怎知我一枕黑甜乡。揭起那翠巍巍太华山光,这一幅绣帏帐。(色旦上,待直,云)妾等官里送来,与先生作传奉,愿奉枕席之欢。(正末唱)

【驻马听】白酒樽旁,闲慰眼金钗十二行;误了我清风岭上,不翻身恶睡一千场。您则待泛桃花到处觅刘郎,我委实画蛾眉不会学张敞。没好酌量,出家儿怎受闲魔障。

(色旦装醉戏末科,云)先生休拿那道人铁面皮,怎么脸上和刮霜的一般?俺每都是未放的官化,谁曾经这等折挫?望先生少要弃嫌。(正末云)你每靠后者,你怎知我出家人的道心?(唱)

【步步娇】遮莫胡厮缠到晨钟撞,休想我一点狂心荡。(色旦云)你来,我与你有句话说。(正末唱)唤陈抟有甚勾当?命不快遭烽着这火醉婆娘,干误了我晚夕参圣一炉香,半夜里观乾象。

(色旦云)俺与先生奉一杯酒咱。(正末云)俺道人每从来戒酒,不用他。(色旦云)我与先生奉一杯茶,先生试尝这茶味何如?(正末云)是好茶也。(唱)

【沉醉东风】这茶呵采的是一旗半枪,来从五岭三湘。泛一瓯瑞雪香,生两腋松风响,润不得七碗枯肠。辜负一醉无忧老杜康,谁信您卢仝健忘。(云)您每各自安置,我待睡也。(做睡,色旦扯末科,云)俺每都陪先生,怎敢舍的先生孤孤忄西忄西、凄凄冷冷的。(正末唱)

【搅筝琵】你好是轻薄相,我又不寂寞恨更长。干把那蝶梦惊回,多管葫芦提害痒。早则是卧破月昏黄,直睡到日出扶桑。慌忙,猛听得净鞭三下响,又待要颠倒衣裳。

(郑恩上,云)好个没理会的先生。待我自家过去。(相见科,云)下官退朝较晚,乞恕探望来迟之罪。(正末云)多谢大王不忘旧故。(郑恩云)先生好神算也。当日竹桥边,先生曾许我是个五霸诸侯,今日果应其言。(正末唱)

【雁儿落】曾道你官封一字王,位列斗厅相,那里是有官的我预知,也则是你没眼的天将降。(郑恩云)那宫女每好生歌舞,我奉劝先生一杯。(正末云)又教这个大王傒幸杀我也。(唱)

【川拨棹】恰离高唐,躲巫娥一壁厢。客舍凄凉,仙梦悠扬;只想着邯郸道上,原来在佳人锦瑟旁。(色旦劝酒科)(正末唱)

【七兄弟】这场厮央,不相当。你便有粉白黛绿装宫样,茜裙罗袜缕金裳,则我这铁卧单有甚风流况?

(郑恩云)圣人有云:"食、色,性也。"好色之心,人皆有之。又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先生独非人乎?独无人情乎?(正末唱)

【梅茶酒】你可也忒莽撞,则道你燮理阴阳,却惜玉怜香。撮合山错了眼光,就儿里我也仓皇。你休使着这智量,俺乐处是天堂。

(云)贫道从来贪眼,我且盹睡片时,大王休怪。(做睡科)(郑恩与色旦背云)须索如此如此。(郑作关门科,云)我把这门儿来带上者。随时且作窗前月,付与梅花自主张。(下)(正末惊觉科,唱)

【收江南】呀,你敢硬将咱送上云雨场,则待高烧银烛照红妆。出家儿心地本清凉,怎禁得直恁般闹攘!便是一千年不见,也不思量。

【水仙子】我恰才神游八表放金光,礼拜三清朝玉皇。不争你拽双环呀的门关上,缠杀我也瞎大王,惊的那下三山鹤梦翱翔。俺只待丹鼎内降龙虎,谁教咱锦巢边宿凤凰,枉羞杀金殿鸳鸯。

(云)只因我轻易下山,惹起这番勾当,倒惹那山灵见笑也。(唱)

【太平令】现如今山鬼只打显象,野猿抢笔题墙。怕腐烂了芒鞋竹杖,尘没了蒲团纸帐。纵有那女娘、艳妆、洞房,早盹睡了都堂里宰相。

(郑恩上,云)天已明了,我把这门来开者。呀!好个古忄敞先生,还在那壁披衣据床、秉景待旦哩。(正末云)大王,教你傒倖杀我也。(郑云)惭愧惭愧,我即奏官里,宫中盖一道观,使先生住持,封为一品真人。(正末唱)

【离亭宴带歇指煞】把投林高鸟西风里放,也强如衔茶野兔深宫里养。你待要加官赐赏,教俺头顶紫金冠,手执碧玉简,身着白鹤氅。昔年旧草庵,今日新方丈。贫道呵,除睡外别无伎俩。本不是贪名利世间人,则一个乐琴书林下客,绝宠辱山中相。推开名利关,摘脱英雄网,高打起南山吊窗。常则是烟雨外种莲花,云台上看仙掌。(并下)

题目识真主卞梁卖课

念故知征贤敕佐

正名寅宾馆天使遮留

西华山陈抟高卧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大风雨过马当山

薛时雨薛时雨 〔清代〕

雨骤风驰帆似舞,一舟轻度溪湾。人家临水有无间。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
绝代才人天亦喜,借他只手回澜。而今无复旧词坛。马当山下路,空见野云还。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

和凝和凝 〔五代〕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缕曲·春梦年来惯

高鹗高鹗 〔清代〕

不见畹君三年矣,戊申秋隽,把晤灯前,浑疑梦幻,归来欲作数语,辄怔忡而止。十月旬日,灯下独酌,忍酸制此,不复计工拙也。

春梦年来惯。问卿卿,今宵可是,故人亲见?试剪银灯携素手,细认梅花妆面。料此夕、罗浮非幻。一部相思难说起,尽低鬟,默坐空长叹。追往事,寸肠断!
尊前强自柔情按。道从今,新欢有日,旧盟须践。欲笑欲歌还欲哭,刚喜翻悲又怨。把未死、蚕丝牵恋。那更眼波留得往,一双双,泪滴珍珠串。愁万斛,怎抛判?

© 2023 积极知识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