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枋

阳枋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作者《阳枋》的诗文
赏析

寿张方叔表弟

阳枋阳枋 〔宋代〕

闻说书台百世张,燕山来数窦家郎。
含容雨念侔焚券,正直生平等发藏。
丹桂香浮森驷马,碧梧翠织引双凰。
桦萝岁晚陪真喜,染得卿云烂有光。
赏析

咏江南景物

阳枋阳枋 〔宋代〕

几千进而香杭绿,百亿条溪高柳青。
簇簇人烟富鸡犬,太平原野喜初经。
赏析

和郭广文喜雨

阳枋阳枋 〔宋代〕

随轩好雨决渠深,生意挽回天地心。
不是一麾贤出守,何缘三日往为霖。
勤农袯襫田头影,幽鸟间关花底吟,
紫陌桑麻连菽粟,从教鼓腹曳裾衿。
赏析

喜雨贺黄叔厚判县

阳枋阳枋 〔宋代〕

去年精祷雨随至,今日熏香雨便来。
人事只从无伪见,天心端可至诚回。
溜匙即此知翻雪,枵腹何由更隐雷。
若使边臣充此意,凶残到处岂难摧。
赏析

瞿唐峡

阳枋阳枋 〔宋代〕

壁绝书昏明,猿高仿佛音。
不关天宇窄,自是峡流深。
既晓迟朝日,未西还夕阳。
扁中舟涉险,凭取有孚心。
赏析

少年看花行寄示谊儒侄

阳枋阳枋 〔宋代〕

少年看花日千遭,黄金买笑侠气豪。
醆斟西凉绿蒲萄,燕歌赵舞纷绮罗。
插花上马玉颜酡,鞭马如风花底过。
九天阊阖手可摩,扬眉不怕金吾诃。
杜鹃一声啼山阿,门掩绿苔愁秦娥。
春树红颜能几何,万里封侯成蹉跎。
河南布衣婆娑要,却笑因风想玉珂。
未肯岩前扪翠萝,商丘不唱采芝歌。
独深於易如邹轲,紫阳真人声相和。
莲荡归来扬其波,我傍梅花读遗书,
不知纷纷坐久落花多。
赏析

谢涪陵刘君举使君见委北岩常长诗

阳枋阳枋 〔宋代〕

雪片冬深玩易编,正公和气理尤浑。
八分写就龙蛇走,岩藤涧树常蜒蜿。
莲荡飘裾紫阳学,归来拂拭莓苔痕。
岩前世事几兴废,道无今古终长存。
新来五马栽桃李,生平伊洛期穷源。
下车一笑抚江阁,片心飞度苍崖根。
生香动荡满幽谷,秋丛濯雨抽兰荪。
露华滴晴舞夜鹤,云叶卷霁吟朝猿。
衰翁白首野人服,不爱市井怜山村。
太守招来说好语,翠萝有路犹堪扪。
听终不敢谢疲苶,瘦筇强拄岩檐门。
遗书欲傍梅花读,祗恐使人昭昭己昏昏。
赏析

和苏提举喜雨 其一

阳枋阳枋 〔宋代〕

瞻仰虽勤隔壤穹,此诚何自达天中。幸凭今日皇华使,不假当年帝释宫。

人道苏天真广大,岁逢商旱得流通。欲知八郡生灵喜,七月兴歌我稼同。

赏析

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阳枋阳枋 〔宋代〕

云山至宝非和璧,光耀煜天难毖密。
一朝天子闸坤珍,此宝肯炎蜀人出。
宝生蜀东六十年,蜀势关吴妙陈述。
蜀为头目吴腹心,头目清明腹心佚。
蜀为藩篱吴奥堂,藩篱坚固奥堂实。
蜀若颠危忧在吴,夔峡岂能遏并溢。
自从蜀口弃三关,托里金城更崷崒。
戎马冲奔二十年,此城处处皆屹立。
虔刘俘掠技已穷,群聚宝峰频出入。
抵碍坚城不得战,转攻云诏谋虚袭。
欲践辰沅闯广南,后顾有蜀还恧尼。
留屯汉中缀秘师,计俊万全无一失。
我向嘉渝重大屯,大理垂军须缩絰。
夷陵近闻列守戍,似谓蜀险为难必。
或言东晋不用蜀,是时南北只守一。
如今敌人干腹来,不思保蜀更何术。
莫虞海道要先防,云涛涌沸蛟鼋栗。
臣宝一战振天威,
至今敌胆犹惕怵。莫忧淮堧近健康,
万柁膛师人素习。踏车横江臣世忠,
北人川,蜀事艰难今转急。
井络丘墟烟火空,荆棘漫弥虎窟室。
频年旱叹民流亡,褚无完掌瓶无粒。
兵将愿射干狼毒漫战吻,芝术参苓难愈疾。
恳切深惟保蜀方,蜀苟措安国宁谧。
赏析

送文大监赴召

阳枋阳枋 〔宋代〕

云门大卷声铿锵,不比寒谷号蛩螀长笑归来书满床,
着眼不用垂簪裳。夤缘仕版亦逢场,
一鼎热处元清凉。年来道心包乾刚,
鉴净水止无迎将。付物大公齐混茫,
玲珑窗牖开八荒。霁月海东悬秋霜,
照破蒙昧横津梁。不才曹资如点狂,
柱倚宝瑟心陶唐。冰轮玉井情徜徉,
祥云丽日希余光。布帛菽粟味尤长,
寻绎此乐徒激昂。颀美人天西方去,
许我立雪来其旁。欲坐春风吸余芳,
听说夜话摅中肠。又闻催归侍玉皇,
挈堤北斗斟天浆。净洗世表尘昏黄,
席此广宇归康庄。起舞掉头帆飞扬,
誓鸣急桨随乌樯,参同希传魏伯阳。
© 2023 积极知识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